初,昶在蜀专务奢靡……每岁除,命学士为词,题桃符,置寝门左右。末年,学士辛寅逊撰词,昶以其非工,自命笔题云:“新年纳余庆,嘉节号长春。”[132]
这些活动在后代发展成为火药纸炮、焰火和大红对联,为节日增添了欢乐、喜庆气氛。
正月一日,又称元日、正日、元正、正朝、新年、元旦、春节等名目,又称为“三元”(即岁之元、月之元、四时之元)。春节期间,“官俗三日休假”[133],君臣上下,四民百姓,都要举行一系列庆祝活动,如元旦朝会,皇帝接受百官朝贺及贡献;朝廷为欢娱群臣及外国使节,要举办大型的歌舞、杂技及百戏表演等活动;民间百姓互相拜年、道贺,举行家宴或遍请亲朋好友,各种传统的民间游艺活动形式多样,内容丰富生动,造成全面喜庆的节日气氛。
唐中宗、韦后观灯市图
人日。相传从正月初一到初七,分别为鸡、狗、羊、猪、牛、马、人各司一日,所以正月初七又称“人日”。这一天人们互赠手工剪裁的纸花,插在头上,外出郊游,登高赋诗,提前迎接春天的到来。唐代诗人留下不少人日登高的诗句。
元宵节,在正月十五,又称上元节。元宵观灯,相传始于汉代,正式确定于唐代。据《帝京景物略·灯市》载:“上元三夜灯之始盛唐也,玄宗正月十五日前后二夜,金吾驰禁,开市燃灯,永为式。”这种风气,世代相传以至于今。